close
時間:2008年5月6日 七點(六點扮仙)
地點:霞海城隍廟廣場


高甲戲和南管的梨園戲源自同一個系統,但是梨園戲跟崑曲一樣,
只有文戲沒有武戲(京劇才有武打場面)。傳統文戲的內容除了控
訴官場黑暗之外,大部分均在描述封建文化的男女私情或是離愁閨
怨,凸顯禮教殺人文化下,人性深處對於追求情愛自由的渴望。(
明朝還有許多女子看完崑曲牡丹亭之後,竟然心情鬱悶而死)


至於武戲因為較為喧鬧,特別會在許多情緒高漲的節慶場合見到,
高甲戲就是由原來的梨園戲,融合京戲、戈陽腔、徽劇等不同系統
發展而成,確切形成年代大概在清初或是明清交際。高甲戲的特色
在於,多使用真嗓少假嗓(就是很少出現像京劇一樣的假高音),
這點和梨園戲倒是一樣,南管也同樣使用真嗓不使用假嗓,只不過
有時候聽南管樂,如果男生唱的上去倒也好聽,如果唱不上去真的
是會變成一場災難,加上南管的音高比平常還要高八度(也就是平
常是以鋼琴中間的DO為準,南管的音準卻是以鋼琴中間再高一個
八度的DO為準),所以本人到現在還是沒辦法用正常南管的音準
唱歌,平常在劇團練習仍是以低八度音為主。


這次的表演因為碰到下大雨,而且是傾盆大雨,不只這樣,當天不
知道為什麼還特別冷,明明就已經五月了阿,害我小小遲到一下,
沒看到六點酬謝神明的扮仙戲。原以為許淑惠和林玨妤不會來了,
想不到他們還是從捷運站「走」來了,真是風雨無阻啊!而且蜘蛛
淑女還必須忍受蚊子的攻擊(蚊子也是風雨無阻的找食物),我則
是因為兩隻腳的鞋子完全溼了,頓時覺得自己其實是坐在明德樂園
的戲水池邊看戲,非常的不蘇胡阿~(冏)


這次高甲戲演出的劇碼為《乘龍錯》,七折的故事描寫一位從小就
喜歡偷穿哥哥衣服的小妹(男裝癖?),代兄從軍,卻陰錯陽差被
公主誤認為是她哥,把她帶回皇宮洞房,驚險的場面中還必須和宮
廷裡的奸巧小人鬥智度危機,最後當然皆大歡喜,公主如願以償和
她哥洞房,也成功的把奸臣通通趕走。


話說我覺得這種帶點同性戀味道的劇情,應該會是日本漫畫最喜愛
的題材(?)洞房那一折應該也算全戲的高潮,它為保守的封建社
會帶來無限的春思遐想,想必古早的台下觀眾看到這邊已是血脈噴
張(兩女入洞房耶!)。至於滑稽的奸臣角色則讓飽受政治黑暗折
磨的小老百姓有個宣洩的出口。醜角努力的讓奸臣在台上被當眾羞
辱,營造出的輕鬆的氣氛雖然旨在轉移現世的種種不快,然而極盡
誇張的表演方法又何嘗不是立基於親身體聞的貪官嘴臉呢?戲曲小
說一向是官場道德敗壞下,文人抒發情感的出口,合不合邏輯不是
重點,如果邏輯能解決情感問題,也就不會出現蒲松齡意有所指的
聊齋誌異了。




<後記>
這次的高甲戲演出由素有「天下第一哭」的歌仔戲苦旦廖瓊枝協辦
,她上台的時候我還以為是慈濟的師姐阿!另外明華園的陳勝在、
李國俊教授也有到場參觀,實在是因為台灣的高甲戲已經快滅絕了
,再不想辦法傳承真的會消失。


除此之外我還得感謝台灣戲曲學院的學生,在我旁邊吵吵鬧鬧的一
下子解說,一下又擅自為角色下註解,還在旁邊吃豆花(=_=)
讓我的觀戲經驗瞬間變精彩很多。


這是演到皇宮上朝的圖片,當時所有人身上的刺繡金光閃閃,有種
看到神明的感受(相片提供:玨妤)












<延伸>
民俗思想起    高甲戲
台灣民俗文化研究室    高甲戲

廈門金蓮升高甲劇團

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nycroisp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